建筑业是日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。

激烈的行业竞争,使日本建企在运作模式、施工工艺等方面,下足功夫去研究改进,在低成本、高效率的同时,做到节能、环保。

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日本建筑施工现场是什么样子~

进入日本工地现场,最大的感受就是干净、简洁。

不管是室外场地,还是建筑内作业区域,几乎看不到渣土、扬尘。场地布置合理,施工道路通畅,大型机械停放有序。

用钢板铺设的施工通道

场地干净整洁

基坑施工有完善的防护措施

机具、材料存放在指定位置

临时设施的工具化在日本是绿色建造的要求,是建筑业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。

在日本的工程中,临时设施工具化已是普遍现象,如围墙、爬梯子、通道护栏等。

可快速拼装的临时用房

专用的护栏

进入临时用房需换拖鞋

档案资料存放有序

安全帽等整齐摆放

访客使用专用的安全帽

在施工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。建筑工人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在日本得到了普遍推行。

根据要求,建设工程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必须明示,即工地外侧必须将“劳灾保险关系成立票”悬挂在醒目处,以接受社会监督。

工地门口悬挂“劳灾保险关系成立票”

每个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都会有定期的、完善的安全监察管理制度。根据管理内容的不同,以相应的时间为周期,持续不断地进行。

完善的施工安全监察制度

管理人员每天上班前进行总的工作安排和安全交底,并对个人的安全用品进行检查。全体员工都必须参加这个“早礼”活动,做工前操也是其中一项。

“早礼”活动

“工前操”

施工过程中开展“危险预防”活动

活动是以作业班组为对象,由班组长将当天的“作业内容”、“危险的事项”及“对策”和“措施”对班组成员讲解,讲解内容要做好记录并张挂在规定的地方,以提醒和督促工人实施。

班长讲解“危险事项”及“对策”和“措施”

记录工作内容的公告墙

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,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也配置到位。

不可进入区域摆放警示杆

未完成的楼板洞口放置围栏

正在工作的挖掘机周围码放警示围栏

日本的公共工程都实施总承包管理,在工程动工前承包商会进行设计规格及设计意图的确认,绘制施工图:

1)作为施工方案的依据;

2)梳理材料的需求;

3)在理解设计意图上的深化,尽力降低成本

施工图

采用工业化建造模式是日本建筑施工最大的特点之一,在提高施工质量、施工效率的同时减少人工用量。

在工厂预制完成的结构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

预制结构构件精度和质量都高于现场生产的构件

采用工业化方法

工人配备专用的工具

预制构件通过吊装进行拼装

浇筑完成的楼板

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,日本施工中“4R”运动随之而生,包括:

工地门口张贴着体系认证和“4R运动”标识

工地内悬挂“4R”标语建筑

垃圾需要分类投放

中日国情不同,行业发展程度和方式也相异。

日本建筑业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为主要施工方式的阶段;我国建筑业则正从劳动力密集型方式向工业化建造方式发展,在技术和管理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小编以为,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,借鉴他国经验,可以推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。

新闻动态.jpg